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起舞中文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 戒惧和慎独

戒惧和慎独

原文

正之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工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真是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只是此个工夫。今若又分戒惧为己所不知,即工夫便支离,亦有间断。既戒惧即是知,己若不知,是谁戒惧?如此见解,便要流入断灭禅定。”

曰:“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则独知之地,更无无念时邪?”

曰:“戒惧亦是念。戒惧之念,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聩,便已流入恶念。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若要无念,即是己不知。此除是昏睡,除是槁木死灰。”

华杉详解

正之是王阳明的弟子黄宏纲,字正之。正之这里问两个观念:戒惧和慎独。这两个观念,都出自《中庸》,一开篇就是: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闻,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是儒家重要的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在独处无人知道之处,仍然用众目睽睽之下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比如不在洗手间格子里随地吐痰、抽烟、乱扔烟头。

戒慎恐惧,就是慎独功夫。“戒慎乎其所不睹”,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也保持警戒谨慎,不要违礼犯错;“恐惧乎其所不闻”,在没人听见的地方也保持恐惧小心,不要违礼犯错。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隐,是暗处,微,是细微小事。独,是人所不知而我独知之地。见,同“现”。就是说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行而心机已动,谁也不知道,但我自己知道,天下之事再也没有比这更清楚明显的了。所以君子越是在人所不知而己独知的地方,越要谨慎。

慎独的意义在于,不仅仅是人前人后一个样的道德要求,更在于遏人欲于将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就是把自己的恶念恶行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自己有那些坏习惯。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黄正之的问题:“戒慎恐惧,是自己不知道的时候下的功夫。慎独,是只有自己知道时下的功夫。这样理解对吗?”

王阳明说:“不对!只是一个功夫。无事独处时,固然是只有自己知道;有事跟别人在一起时,自己咋回事也是只有自己知道。人如果不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用功,而只在与他人共处时用功,那就是作假,就是《大学》里说的‘见君子而后厌然’。”

“见君子而后厌然”,是《大学》里讲慎独的话: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张居正讲解说:“小人独居时,只说没人看见,把各种不好的事,件件都做出来,及至见了君子,也知惶恐,却消沮闭藏,掩盖了他的不善,假装出个为善的模样,只说哄得过人,殊不知人心至灵,自不可欺,我方这等掩饰,人看得我,已是件件明白,恰与看见那腹里的肺肝似的。似这等恶不可掩,而善不可诈,岂不枉费了那机巧的心,有甚好处?所以说诚何益也。”

诚于中,形于外,心中有诚意,外表自然表现出来。诚意是装不出来的,装出来无非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所以君子一定要慎独。

王阳明接着说:“这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就是诚意的萌芽,就在此处,不论善念恶念,都没有一丝虚假,此处对,则百处都对;此处错,则百处都错,这正是王道与霸道、义和利、诚和伪、善与恶的分界处。在此处坚定,就是正本清源,就是立定诚意。古人许多诚身功夫,精神命脉,全在此处,真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不分什么时间,也不分什么地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都只是这一个功夫。如果你把戒惧又分成自己不知道的时候下的功夫,那功夫又支离破碎了,中间又多出个隔断。即便是戒惧,那也是知,不是不知,如果说是不知,那是谁在戒惧呢?如果持这种见解,那就不是儒了,是禅了,进入断灭禅定了。”

王阳明这一段,把慎独说透了,慎独之处,就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的分界线,慎独时对了,就都对。慎独时错了,就全错。

不过我的体会是,戒慎恐惧是一种习惯性态度,随时多一分警醒小心。慎独呢,真有道德感的人无所谓慎独,他生知安行,做了不义的事自己浑身不舒服,不用管别人看没看见。

黄正之又问:“不管善念恶念,毫无虚假,那么独处只有自己知道的时候,就没有无思无虑的时候吗?”

王阳明说:“戒惧本身就是意念。戒惧的意念一时一刻也不能间断,如果戒惧的心有片刻不在,那不是昏聩,就是已经流入恶念了。从早到晚,从小到老,要是没有意念,就是使得自己没有知觉。这种情况要么是昏睡,要么是身如槁木,心如死灰。”

最后这两句对话,师徒二人没说到一块儿去。黄正之最开始的问题,说戒惧是己不知,慎独是己独知。王阳明回答他说戒惧时也是知。他现在又问:慎独时就没有不知的时候吗?不知道什么逻辑。可见老师说的,他一个字也没听进去,换个角度,又提出“问题”来。而王阳明也没有注意到他已经把不知的主体从戒惧换成了慎独,继续回答他,强调戒惧时也是知。

喜欢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请大家收藏:(www.75zw.com)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最新章节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全文阅读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txt下载 - 华杉的全部小说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起舞中文

猜你喜欢: 遮天轮回乐园吞噬星空全职法师大奉打更人我喜欢你的信息素斗破苍穹寂寞少妇的诱惑万族之劫诡秘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