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起舞中文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 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

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 1/2

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

原文

来书云:“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所谓‘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至于节目时变之详,毫厘千里之缪,必待学而后知。今语孝于温凊定省,孰不知之?至于舜之不告而娶,武之不葬而兴师,养志、养口,小杖、大杖,割股、庐墓等事,处常处变,过与不及之间,必须讨论是非,以为制事之本,然后心体无蔽,临事无失。”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孟子云:“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由耳。”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节目时变,圣人夫岂不知,但不专以此为学。而其所谓学者,正惟致其良知,以精察此心之天理,而与后世之学不同耳。吾子未暇良知之致,而汲汲焉顾是之忧,此正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之弊也。夫良知之于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于方圆长短也。节目时变之不可预定,犹方圆长短之不可胜穷也。故规矩诚立,则不可欺以方圆,而天下之方圆不可胜用矣;尺度诚陈,则不可欺以长短,而天下之长短不可胜用矣。良知诚致,则不可欺以节目时变,而天下之节目时变不可胜应矣。毫厘千里之谬,不于吾心良知一念之微而察之,亦将何所用其学乎?是不以规矩而欲定天下之方圆,不以尺度而欲尽天下之长短。吾见其乖张谬戾,日劳而无成也已。

吾子谓“语孝于温凊定省,孰不知之”,然而能致其知者鲜矣。若谓粗知温凊定省之仪节,而遂谓之能致其知,则凡知君之当仁者,皆可谓之能致其仁之知;知臣之当忠者,皆可谓之能致其忠之知,则天下孰非致知者邪?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

夫舜之不告而娶,岂舜之前已有不告而娶者为之准则,故舜得以考之何典、间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武之不葬而兴师,岂武之前已有不葬而兴师者为之准则,故武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使舜之心而非诚于为无后,武之心而非诚于为救民,则其不告而娶与不葬而兴师,乃不孝、不忠之大者。而后之人不务致其良知,以精察义理于此心感应酬酢之间,顾欲悬空讨论此等变常之事,执之以为制事之本,以求临事之无失,其亦远矣。其余数端皆可类推,则古人致知之学从可知矣。

华杉详解

顾东桥来信说:“圣人之道,大的方面容易明白,所谓‘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也能知道’。但是,至于具体的细节,以及与时俱进、更替变化的详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细微差别,就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比如您现在说要照顾父母冬暖夏凉,每日早晚要请安之类,这谁都知道。而舜不禀告父母就娶妻,周武王还没有安葬文王就兴师伐纣,养志和养口的差别,大杖和小杖的哲学,割骨疗亲,结庐守墓等,在时事变化之中,该变通还是不该变通,怎样算过分,怎样算不足,必须事先多加学习,讨论个是非曲直,作为处理世事的准则,然后心体才不能不受蒙蔽,遇事才能没有过失。”

顾东桥这是要跟王阳明讨论要不要事先学习的问题。

心学的观点,是要修得心之明镜,物来心照,自然明白,不要事先去学习那么多,搞得支离破碎。如陆九渊所说:“我在那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而一旦到那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而理学就说,要格物穷理,你不学,没有经验案例的积累,坐在那里就都晓得了?那就是坐禅吧!

鹅湖之辩,朱熹和陆九渊争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到了明朝,顾东桥还是问王阳明这个问题。

那么,陆九渊、王阳明,他们到底学不学呢?他们当然学习,比谁都学得刻苦。陆九渊可能没有朱熹学得多,王阳明肯定比顾东桥学得多。他们说的“不学”,是针对时弊,是一个讲“学习学”的角度,是说你只往外求,不往自己的内心求;只往高远处求知,不在浅近处笃行,没有用!学得越多,越不会!这是普遍的弊病,并不是要你不学习。

但是,当朱熹对着陆九渊,顾东桥对着王阳明,辩论要不要学的时候,他们也就以“不学”为自己的立论观点了。

看顾东桥的信,一举例就要挨王阳明削了。他说:“孝之于温凊定省,谁不知之?”要照顾父母冬暖夏凉,早晚要向父母请安,谁不知道?而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第一个案例就是讲这个,谁知道?谁做谁知道!你只有去行了,把父母冬暖夏凉都照顾好了,每天早晚去请安,日日不断,一天都不落下做到了,你知道父母的反应,知道自己的感受,你和父母之间有互动,营造出这家庭的温暖,生发出这家庭的光彩,哦!原来是这样!做了一年,是一种感受,一种知道,一种境界;做了十年,又是一种感受,一种知道,一种境界。这就叫知行合一,知行并进。如果空口说个知道,那只是知道别人有这么回事,有这么个说法,到底怎么回事,就像你听说过糖是甜的,但是你没吃过,你怎么算知道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最新章节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全文阅读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txt下载 - 华杉的全部小说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起舞中文

猜你喜欢: 遮天轮回乐园吞噬星空全职法师大奉打更人我喜欢你的信息素斗破苍穹寂寞少妇的诱惑万族之劫诡秘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