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起舞中文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 大人物一生的事迹,都在他的音乐里

大人物一生的事迹,都在他的音乐里

大人物一生的事迹,都在他的音乐里

原文

先生曰:“古乐不作久矣。今之戏子,尚与古乐意思相近。”

未达,请问。

先生曰:“《韶》之九成,便是舜的一本戏子;《武》之九变,便是武王的一本戏子。圣人一生实事,俱播在乐中。所以有德者闻之,便知他尽善尽美与尽美未尽善处。若后世作乐,只是做些词调,于民俗风化绝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今要民俗反朴还淳,取今之戏子,将妖淫词调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然后古乐渐次可复矣。”

曰:“洪要求元声不可得,恐于古乐亦难复。”

先生曰:“你说元声在何处求?”

对曰:“古人制管候气,恐是求元声之法。”

先生曰:“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元声,却如水底捞月,如何可得?元声只在你心上求。”

曰:“心如何求?”

先生曰:“古人为治,先养得人心和平,然后作乐。比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听者自然悦怿兴起,只此便是元声之始。《书》云‘诗言志’,志便是乐的本;‘歌永言’,歌便是作乐的本;‘声依永,律和声’,律只要和声,和声便是制律的本。何尝求之于外?”

曰:“古人制候气法,是意何取?”

先生曰:“古人具中和之体以作乐。我的中和原与天地之气相应,候天地之气,协凤凰之音,不过去验我的气果和否。此是成律已后事,非必待此以成律也。今要候灰管先须定至日,然至日子时恐又不准,又何处取得准来?”

华杉详解

王阳明说:“古乐不流行已经很久了。但是,今天的戏曲和古乐还是有些相近。”

钱德洪不明白,问为什么。

王阳明说:“《韶》是舜的音乐,《武》是周武王的音乐,圣人一生的事迹,都记录在这音乐中,所以有德者一听,就知道音乐是否尽善尽美。如果后世作乐,只是做些词调,和涵养民风民俗没有一点关系,那就不能用来教化风俗了。如今要民俗返朴还淳,就把现在的戏曲去掉淫辞滥调,保留那些忠臣孝子的故事,让普通老百姓容易懂得,无意中感动激发他的良知,这就对风化有益,也能慢慢恢复古乐。”

王阳明这里说的,有德之人听了就知道乐曲是否尽善尽美,是指孔子。《论语》:

子谓《韶》,曰:“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评论音乐。韶,是舜的乐。武,是周武王的乐。孔子说,舜的音乐尽善尽美,周武王的乐,尽美,但是不能尽善。

美,是声容之盛,那音乐、舞蹈都太美了;善,是价值观,于声容之美,再到那人性至善的去处。

歌功颂德。尽美是指歌,是艺术形式;尽善是指德,是思想价值。

为什么舜的音乐尽善尽美,周武王也是一代圣君,他却只能尽美,未能尽善呢?张居正注解说,舜的舞乐叫《大韶》,舜是生知安行的圣人,雍容揖逊而有天下,他心和气和,而天地也以和应之。他的舞乐,格神人,舞鸟兽,平和安详,其妙不可形容。周武王之乐叫《大武》,他虽然也是反身修德的圣人,救人民于水火,但他是征伐杀戮而得天下,其舞乐未免有赴汤蹈火的杀伐之气,所以说不能尽善。

舜的心境,前面说了,“烝烝乂,不格奸”,他的父母兄弟都想害他,但他对他们没有任何恨,只有博大的爱,他只是增厚自己的仁德,不去说别人的不是,所以他的音乐中正平和,尽善尽美。武王的乐曲就要声讨纣王之十恶不赦,要激起仇恨,夺过鞭子抽敌人。那这两首歌熏陶出来的国民感情和民风民俗就不一样了。大人物一生的事迹,都在他的音乐里。大唐盛世,李世民也有他的国乐,叫《秦王破阵乐》,不用说,跟《大武》一样,都是激越澎湃的。

钱德洪问:“我想找到元声却找不到,古乐恐怕很难恢复吧?”

钱德洪的意思,找不到古乐的音准,怎么恢复呢?

王阳明问:“那你说这元声,到哪里去找呢?”

钱德洪说:“古人制管候气,这大概是寻找元声的方法吧?”

前文说过,律管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也用来测候季节变化。因为土壤中的温度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变化,“以管候气”便利用了这一现象——律管实际是一种“地温表”。这种通过地温变化来判断节气的做法,与现代通过气温来判断季节轮换的方法不同,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一致的,这充分显示出古人的智慧。

温度和湿度不同,律管的热胀冷缩、干湿不同,声音也有差别,以律管测节气,也可以从声音的细微差别来判断。一根律管,什么温度和湿度下的声音是音准,也有差别。所以这个难度很高。

王阳明说:“如果在草灰稻谷中去找元声,就像水底捞月一样,恐怕找不到。元声只能在你心上求。”

问:“心上怎么求呢?”

“古人治天下,先将人心存养得心平气和,然后作乐。比如在吟咏诗歌时你心气平和,听的人自然愉悦兴起,这就是元声的发端。《尚书》说:‘诗言志’,志就是乐的本;‘歌咏言’,歌就是作乐的本;‘声依永,律和声’,音律只要声音和谐,和谐的声音就是制定音律的本,何尝需要求之于外?”

问:“那古人制管候气之法是否可取呢?”

王阳明回答说:“古人具备中正平和的心体才能作曲。我心中的中和,本来与天地之气相应,候天地之气,协凤凰之音,不过是去验证我的气是否真的平和。这是制定了音律之后的事,不是根据这个来制定音律。如果要候着那灰管,等到那天敲出来的声音才是音准。但是到了那天,到了冬至的子时,敲出来的声音怕也不一定准,因为不是每年冬至子时的温度湿度都完全一样,敲出来的声音也不完全一样,那到哪里去找音准呢?”

喜欢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请大家收藏:(www.75zw.com)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起舞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最新章节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全文阅读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txt下载 - 华杉的全部小说 -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起舞中文

猜你喜欢: 遮天轮回乐园吞噬星空全职法师大奉打更人我喜欢你的信息素斗破苍穹寂寞少妇的诱惑万族之劫诡秘之主